各学院:
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是由“总书记亲自回信、总理亲自倡议、副总理亲自出席”的全国最高规格的学科竞赛,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21〕35号),为进一步激发我校学生创新创业热情,选拔优秀团队参加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遵照“及早行动、系统组织”原则,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赛事简介
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是由教育部等12个部委及省级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在全国普通高校学科竞赛排行榜内位列第一,且为我校A+类的综合性赛事。大赛获奖情况是新一轮审核评估和一流专业申报的单列考评指标。大赛自2015年举办首届,已成功举办七届。第七届大赛共有来自国内外121个国家和地区、4347所院校、956万余人次的228万余个项目参赛,已经成为世界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盛会,也是国内各高校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平台。
二、大赛主题
我敢闯 我会创
三、赛事总体安排
(一)赛制与赛道
大赛实行校赛、省赛和国赛三级赛制,举办“1+6”系列活动。其中“1”是1个主体赛事,包括五大赛道,我校可参与的赛道为高教主赛道、“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产业命题赛道三个赛道。
1.高教主赛道项目根据参赛项目所处的创业阶段、已获投资情况和项目特点,分为本科生创意组、研究生创意组、初创组、成长组。
本科生/研究生创意组,参赛项目具有较好的创意和较为成型的产品原型或服务模式,未注册公司。学校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不能参加本组比赛(科技成果的完成人、所有人中参赛申报人排名第一的除外)。
初创组,参赛项目已注册公司但未满3年,且获机构或个人股权投资不超过1轮次。初创组项目的股权结构中,参赛企业法定代表人的股权不得少于10%,参赛成员股权合计不得少于1/3。学校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不含基于国家级重大、重点科研项目的科研成果转化项目)可以参加初创组,允许将拥有科研成果的教师的股权与学生所持股权合并计算,合并计算的股权不得少于51%(学生团队所持股权比例不得低于26%)。
成长组,参赛项目已注册公司满3年;或工商登记注册未满3年,获机构或个人股权投资2轮次或以上。参赛企业法定代表人的股权不得少于10%,参赛成员股权合计不得少于1/3。学校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不含基于国家级重大、重点科研项目的科研成果转化项目)可以参加成长组,允许将拥有科研成果的教师的股权与学生所持股权合并计算,合并计算的股权不得少于51%(学生团队所持股权比例不得低于26%)。
2.“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项目须参加“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根据项目性质和特点,分为公益组、创意组、创业组。
公益组,参赛项目以社会价值为导向,在公益服务领域具有较好的创意、产品或服务模式的创业计划和实践。注册或未注册成立公益机构(或社会组织)的项目均可参赛。师生共创的公益项目,若符合“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要求,可以参加本组比赛。
创意组,参赛项目以商业手段解决农业农村和城乡社区发展的痛点问题、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实现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融合。参赛项目在大赛通知下发之日前尚未完成工商等各类登记注册。
创业组,参赛项目以商业手段解决农业农村和城乡社区发展的痛点问题、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实现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融合。
3.产业命题赛道是第七届大赛新增赛道,由大赛组委会向企业进行命题征集,经评审遴选,面向高校师生公开公布后,参赛团队报名参赛。
本赛道以团队为单位报名参赛,每支参赛团队只能选择一题参加比赛,参赛团队要求与其他赛道一致。第七届入围产业赛道的企业命题可查看附件4参考。
各赛道方案及评审规则参考第七届相关文件(附件1、2、3)。
(二)参赛项目总体要求
1.参赛项目能够将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下一代通讯技术、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经济社会各领域紧密结合,服务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培育新产品、新服务、新业态、新模式;发挥互联网在促进产业升级以及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中的作用,促进制造业、农业、能源、环保等产业转型升级;发挥互联网在社会服务中的作用,创新网络化服务模式,促进互联网与教育、医疗、交通、金融、消费生活等深度融合。
2.参赛项目须真实、健康、合法,无任何不良信息,项目立意应弘扬正能量,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参赛项目不得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所涉及的发明创造、专利技术、资源等必须拥有清晰合法的知识产权或物权;抄袭盗用他人成果、提供虚假材料等违反相关法律法规的行为,一经发现即刻丧失参赛相关权利并自负一切法律责任。
3.参赛项目涉及他人知识产权的,报名时须提交完整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所有人书面授权许可书等;已在主管部门完成登记注册的创业项目,报名时须提交营业执照、登记证书、组织机构代码证等相关证件的扫描件、单位概况、法定代表人情况、股权结构等。
4.参赛项目不得含有任何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及其他法律、法规的内容。须尊重中国文化,符合公序良俗。
5.参赛项目根据各赛道相应的要求,只能选择一个符合要求的赛道报名参赛。
(三)参赛团队要求
1.全体在校生(含本专科生和研究生)和毕业5年内的毕业生(本专科生和研究生)均可报名(创意组和产业命题赛道参赛申报人须是在校生),以团队为单位报名参赛,每个团队的参赛成员不少于3人,一般不多于15人。参赛人员年龄不超过35岁(1987年3月1日之后出生)。申报高教主赛道本科生创意组团队成员不可包含研究生。
2.指导教师紧扣专业研究领域,结合前期研究基础,组建学生团队推进科研项目落地转化,鼓励跨学院跨专业跨年级组建团队。参赛申报人须为团队负责人,根据参赛申报人的学籍或学历确定其所代表的参赛学校,且代表的参赛学校具有唯一性。具体要求参照第七届大赛各赛道方案。
(四)参赛资料要求
拟参赛团队应做好以下材料的撰写和制作,为参赛做好前期准备。
1.商业计划书
主要包括项目(公司)介绍、行业与市场、产品与服务、商业模式、创业团队、财务与融资、风险控制等内容(撰写要求及参考提纲详见附件5)。
2.路演PPT(5-8分钟)。
3.1分钟视频。
四、赛程安排
(一)2022年1-3月:学院宣传动员及参赛准备
1.开展大赛政策文件学习宣传。各学院广泛宣传大赛政策文件,转发大赛通知,解读大赛各项激励奖励制度(附件6 河南省教办高[2021]125号)。积极动员全员师生,激发师生参赛热情,充分挖掘教师、在校生、毕业生中的创新创业项目和资源。以大赛为契机,积极推动教师科技成果转化和师生共创行动。
2.采取灵活形式举办参赛培训与辅导。发动参赛学生登录学校网络教学平台或学习通APP,学习大赛专题课程(二维码见下图),大赛资料将在课程中持续更新。鼓励学院积极举办各种赛事培训活动,分享大赛政策及优秀获奖项目师生团队的参赛经验,营造创新创业氛围,持续激发学生创新精神、提升学生创业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参赛水平。
3.引导学生寒假期间完成商业计划书等参赛资料。动员指导教师督促各参赛团队根据项目实际情况,完成商业计划书初稿、路演PPT等参赛资料的撰写和准备,为正式参赛打磨项目资料做好基础。
(二)2022年4-5月:启动院校两级比赛与项目遴选打磨
1.根据教育部关于第八届大赛的通知发布校赛第二轮通知。
2.各学院制定院赛实施方案,组织参赛团队完成参赛报名系统申报,开展学院选拔赛,推荐优秀项目参加学校选拔赛。(报名系统为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https://cy.ncss.cn/,第八届报名通道暂未开放,各学院报名项目数暂定不低于在校生人数的10%)。
3.创新创业中心结合疫情防控形势,组织专家采用线上线下灵活方式邀请行业专家开展大赛辅导讲座,对重点项目进行打磨与辅导,优化完善商业计划书、路演PPT。
4.举办学校复赛和决赛,通过项目团队路演、评委打分方式遴选拟推荐省赛项目。
(三)2022年6-8月:省赛项目推荐与优化完善
1.创新创业中将针对拟推荐省赛的项目组织多轮专项培训,采用线上线下结合方式对重点项目一对一辅导,推进项目持续完善和精心打磨,提升我校参赛项目质量。
2.根据省赛通知要求及名额分配情况,完成省赛参赛项目推荐。
3.统筹安排省赛决赛及其他事项。
五、其它
1.拟参赛师生团队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郑航第八届“互联网+”大赛钉钉群进行赛事交流,同时扫描加入学习通课程学习大赛相关资料,届时创新创业中心及时推送大赛最新动态并且完善线上课程资源,供师生观摩学习。
2.请各学院高度重视大赛组织工作,明确领导小组成员责任分工,通过多种方式加强赛事动员、项目挖掘与培育,鼓励教师将科研成果进行落地转化,广泛调动师生和创业校友的参赛热情,把本项大赛作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抓手,推进专创融合进程,引领学院人才培养范式改革,有效提升学生“敢闯会创”的素质与能力。
联系人:周秋霜 钉钉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