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赛简介】“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

发布时间:2023-10-18文章来源:创新创业实践部 浏览次数:

“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是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全国学联主办的大学生课外科技文化活动中一项具有导向性、示范性和群众性的创新创业竞赛活动,每两年举办一届。竞赛旨在引导和激励高校学生弘扬时代精神,把握时代脉搏,将所学知识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培养和提升创新、创造、创业的意识和能力,并在此基础上促进高校学生就业创业教育的蓬勃开展,发现和培养一批具有创新思维和创业潜力的优秀人才。

竞赛的基本方式:高等学校在校学生通过申报商业计划书参赛,有条件的团队可在此基础上进行商业运营实践;聘请专家评定出具备一定操作性、应用性以及良好市场潜力和发展前景的优秀作品,给予奖励;组织作品和成果的交流、展览、转让活动。

参赛资格与作品申报:凡在举办决赛的当年7月1日以前正式注册的全日制非成人教育的各类高等院校在校专科生、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均不含职研究生)都可参赛。参加竞赛作品分为已创业(甲类)与未创业(乙类)两类;分为农林、畜牧、食品及相关产业,生物医药,化工技术,环境科学,电子信息,材料,机械能源,服务咨询等七组。实行分类、分组申报。参赛形式以学校为单位统一申报,以创业团队形式参赛,原则上每个团队人数不超过10人。对于跨校组队参赛的作品,须事先协商明确作品的申报单位。每个学校选送参加主体竞赛的作品总数不得超过3件(专项竞赛名额另计),每人(每个团队)限报1件。

竞赛赛程:竞赛采取学校、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全国三级赛制;分预赛、复赛、决赛三个赛段进行。

奖项设置:全国评审委员会对各省(区、市)报送的参赛作品进行复审,评出参赛作品总数的90%左右进入决赛。决赛设金奖(10%)、银奖(20%)、铜奖(70%),各组参赛作品获奖比例原则上相同。全国评审委员会将在复赛、决赛阶段,针对已创业(甲类)与未创业(乙类)两类作品实行相同的评审规则;计算总分时,将视已创业作品的实际运营情况,在其实得总分基础上给予1%~5%的加分。专项赛事单独设置奖项。

关闭 打印责任编辑:周秋霜